访问量:113506

  根据国家对期刊质量管理要求,加强学术不端风险防范,完善学术不端体系建设标准查漏补缺工作,建议各位作者在投稿前通过本站官网进行论文查重检测。鉴于作者在外部渠道查重易造成论文与成果泄漏,本刊与万方数据合作,特给与作者预检测通道,作者可通过以下网址,进行预检测,检测结果仅供作者参考,最终审定以本刊检测结果为准。(链接地址:http://zrkj.wanfangtech.net)。


    2016年7月7日,《科学教育与博物馆》第一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科技馆举行。上海科技馆理事长、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左焕琛教授,原中国科协副主席徐善衍教授,中国科学院褚君浩院士,原国际博协执行局执行委员李象益教授,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教授等17位编委出席会议,其中李象益等7位编委通过网络视频参加了会议。

    编委会主任、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教授主持会议并致欢迎辞,左焕琛理事长向编委代表颁发了聘书。会议听取了杂志社社长、副主编张光斌关于《科学教育与博物馆》办刊进展及近期重点工作的汇报,从《科学教育与博物馆》发展概况、发展思路、提升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几项措施、近期关注的学术热点、近期的重点工作和面临的发展环境等方面,全面、详实地介绍了办刊的情况。

    与会编委对《科学教育与博物馆》创刊不到两年以来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并分别从杂志目标定位、内容形式、未来发展方向、办刊途径与方法等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左焕琛教授、徐善衍教授、储君浩院士、李象益教授及其他业内专家分别做了讲话。

    徐善衍教授高屋建瓴地从世界博物馆发展趋势和我国大众科学文化传播需求角度出发,分析了科学博物馆有别于其他类型博物馆的三个特性:即科学性、时代性、大众性,以及科学博物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走过的三座大门:即学习知识的大门、探索科学发现过程的大门、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大门。希望杂志发挥好学术期刊的作用,共同努力,把中国的科学博物馆事业办得更好。

    褚君浩院士认为杂志应定位于科学教育在博物馆中的体现和应用,杂志的方向应在于围绕大事件、社会热点导向问题的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反映科学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探索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新方法、新趋势。

    李象益教授表示杂志的内容要有创新、有重点、有特色,应紧跟世界科学教育的新走向,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思想方法论的建设,在科学教育理论学术上发挥高层次的引领作用。

    杨志刚教授谈到,中国博物馆界的学术土壤还不成熟,要办一本定期刊物是很难的一件事。这本杂志已经有了一个很扎实的基础,应面对现实、实事求是、持续渐进、积累经验,寻找提升刊物的现实途径,帮助引领行业走向成熟。

    最后左焕琛教授做了总结性的精彩发言。首先她代表上海科技馆理事会对各位与会编委、专家顾问直言不讳的真知灼见及其对杂志的关心表示感谢。她认为当前习总书记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我们面临的形势和机遇非常好。科技馆发展至今应该来说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科学教育、科学传播的理论学术水平还有待提升。她认为杂志在定位上既要标准高、目标远,要有国际视野,聚焦科学教育、博物馆领域的高端理论研究,但也要拓展这本杂志的受众领域,考虑到中小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私人博物馆领域,从而进一步扩大这本杂志的读者群、拓宽稿源渠道。

    此次会议是《科学教育与博物馆》第一届编委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会议,会议本着务实、高效、创新的原则,采用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视频会议的方式,是“互联网+”学术会议的一次有益尝试。各位编委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开放的胸襟,从不同角度为杂志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专业指导。

 

 

上一篇:《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印发

下一篇:《科学教育与博物馆》召开 “学术质量提升工程”项目专家咨询会